搜索
搜索
这是描述信息
资讯分类

全国服务热线

 

0571--82832999

/
/
/
优化管理 精研技术

优化管理 精研技术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7-22 14:26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优化管理 精研技术

【概要描述】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7-22 14:26
  • 访问量:
详情

优化管理 精研技术

 

    万向精工调动各方面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优化管理、精研技术,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的同时,努力降本增效,为公司营造了更成熟、更科学、更高质量的发展环境。“当前正是考验企业发展的时候,只要我们有目标、有计划、有应对机制,在做好市场开拓的同时,优化内部管理,提升技术优势,这场考验也将是一个机遇,我们会迎来新的发展。”万向精工副总经理周旭肯定地说。坚持“9+N”市场战略,保证主流市场占有率至关重要。为争取更多优质订单、巩固核心竞争力,万向精工持续完善,逐步精进。
    “用数据说话,把降本做好”
    目前汽车市场波动较大,技术水平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面对产品毛利有所缩减的现状,控制成本成为当务之急。万向精工“理产线,析数据,立标杆”——去年下半年开始,从装配产线入手,梳理产线产能与每班各项指标,再逐步铺开磨加工、车加工、淬火产线的梳理;通过大量分析“节拍、产能、设备利用率、人员配置”等数据,多维度对比,树立公司内部标杆;再通过各条产线理论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对比,发现偏差之后,想方设法改善提升。2019年年底至今,人均产出比前年提升12.56%。
    “市场的变化要求我们将内部管理做到细之又细,我们在提升管理、优化流程的同时,用数据说话,把降本做好。”工业工程部负责人罗彤说道,“在统计基础数据阶段,工作人员认真统计设备节拍,每日用手机在产线拍视频记录,回到办公室后精准记录节拍,认真对待每一个数据,为后期的数据分析夯实基础。将管理做细,把降本做好,每个员工都在用实际行动为公司发展出力。”
    万向精工现已成功梳理出装配产线基础数据,以公司制造部装配线节拍、产能提升为例,数据分析对比后,立即对瓶颈工艺选配工序进行程序优化,将节拍降至18秒,使得整线班产效率提升10%,年增加产值327.6万元。通过精益管理、内部调配等工业工程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各项问题,不断提高目前能力相对较弱产线的生产水平,优化产线能力,逐步达到标杆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
   “提升技术能力,把降本做精”
    处于智能制造新时代,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成为影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保障竞争优势,万向精工多年前便开始布局和规划新制造,于2017年将原“投资发展部”更名为“制造工程部”,并在2018年设立“智能制造工作室”,2020年重新调整组织架构,将其更名为“智造工程中心”。此外,为优化梯队建设,公司重点组建了自动化改造技术专业组,逐步尝试设备自制,为技术提升和数字化奠定基础。
    “‘让数字创造价值,用智慧赋能制造’将不再是一句口号。”来自智造工程中心的负责人褚宁博士说道,“自打造智能化工厂以来,公司上下狠抓‘数字化’、‘智能制造’,重点提升技术能力,降低制造成本,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此前,车间现场人员经常凭借经验进行设备调试、维修,加工效率和维修成本无法系统性地进行优化,实现精益化降本增效存在难度。自从运行新制造模式后,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定量优化得以实现,通过调试匹配,提升了产品节拍,有效增加了产线产量。以磨加工为例,通过建立“设备电子履历表”对磨加工设备的编号、型号、操作工、机修工、维修频等进行系统的建档分析,很好地控制了维修费用。智能制造不仅优化了产品流程,也实现了精益化降本增效。2019年共完成技改创新项目31项,优化产线19条,在实现产线人均产量同比提升12.56%的基础上,备品备件/委外维修总费用降低13.98%。
    “重梳供应链,把降本做细”
    疫情影响下,结合生产经营情况,公司对生产供应链进行梳理,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目前,公司已对单一供应商进行整合,将锻、车、钻分离的供应商模式,转为锻、车、钻一体的连续工艺供应商模式,产能提升50%,缩短生产周期3天以上;从分散采购向集中采购转变,进而扩大优秀供应商的采购份额;并引进新的供应商,与现有供应商形成梯队竞争。
    通过重新梳理、整合供应商,不仅提高了供应商整体实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产能。据采购部负责人王哲介绍,公司目前针对锻件降本工作,组织技术部、质量部、财务部等部门共同讨论,拟定方案帮助供应商优化锻件设计、降低材料重量、实现利润共享。
    “重梳供应链有助于我们发现工作的可改进之处,将降本做得更加细致。我认为,想做好供应商整合与降本工作,突破口在于供应商。只有供应商的成本下降了,能力上去了,我们才能真正落实供应链的优化整合,真正把降本工作做细、做实。”王哲说道,“以磁性圈的采购为例,之前公司全部采购进口产品,我们在重梳供应链后,发现采购降本存在很大操作空间,现已大力开发国产供应商,今后将与国外供应商形成良性竞争,提升成本竞争力。”
    勤练内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应对当前外部形势变化的重要举措,降本增效永无止境,是保证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接下来,万向精工将持续推进、全面落实各项方案举措,确保挖潜增效取得更多实效,助力企业更好地实现年度目标任务。

关于万向           新闻中心           产品研发           投资者关系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浙ICP备150227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05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杭州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