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速驱动轴厂金工二部——
自去年以来,按照万向钱潮决策部署,等速驱动轴厂深挖内部潜能,大力推进数字升级项目,各项优化措施实行至今,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人效工作小组的努力下,人员效率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得到优化、管理成效明显改善。其中,金工二部作为先行数字化升级的车间之一,这三方面举措都起到了示范作用。
产线人员优化方面,随着车间自动化生产的普及,公司及时梳理产线工序,发现工作人员工作量不饱和,于是制订了员工技能矩阵图,并对员工进行培训,结合自动化生产方式,将员工的工作量进行重新部署。三槽壳3号线、6号线,由每班3人调整为2人,两条产线原来需要18人完成的产量,现由12人完成,人均效率提升33%;13号线由每班2人调整为1人,人员效率提升50%。
工艺技术改造方面,C项目产品齿圈档外圆有部分淬形,在车削外圆时,硬车削和软车削在同一档外圆中就会出现刀片寿命短,加工尺寸难以控制,导致废品率高、客户抱怨多、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车间梳理分析了加工过程的中问题,制订了热处理工艺优化、车加工程序优化方案并进行改进,对刀具重新对比选型,改进后齿圈档外圆再无淬形,过程质量更加稳定,刀具寿命提升,成本下降,预计年可降低成本20余万元。
车间还对管理职能进行了优化合并。统计工作数据发现,追溯与标签管理岗工作劳动强度较低,涉及到物流、质量等,内容碎片化。这些工作可由物流组、检验组人员共同承担。此外,由于内球笼质量管理岗人员退休,车间体系质量管理岗工作内容相对较少,将两个岗位进行了合并整合,实现了人员精简。
金工二部负责人严开表示,受益于车间自动化程度的提升,优化人员、合并岗位之后,释放出了更多员工去往一线,产量有增无减,班组管理也更加方便。“在人员优化之后,现在各个岗位都是精兵强将,我们用更少的人完成了更多的产量。如今,在一个流的生产方式下,员工的复合型专业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一人可以掌握多产线的操作技能。”
智造工程部王新森介绍说,人效工作小组在副总经理王文良的带领下,由来自生产部物流、智造工程中心的人员以及各车间负责人组成,金工一部、二部示范先行,对产线进行人员优化,颇有成效。“今年,我们通过对节拍、人效的分析,计划将对63条产线实施优化举措,将示范产线的经验推广至整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