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这是描述信息
资讯分类

全国服务热线

 

0571--82832999

/
/
/
致匠心 敬不凡

致匠心 敬不凡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9-26 16:0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致匠心 敬不凡

【概要描述】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9-26 16:02
  • 访问量:
详情

 

——记四位优秀匠人的故事

  在“9.26工匠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4位万向优秀工匠,讲述他们将工匠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倾注于日常工作中,用实干成就梦想的故事。

  他们脚踏实地把每一件平凡事做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广大万向人学习的榜样。

执着专注 胡志明——

  “电气维修是我真正热爱的工作,我专注半生,就想要将它做得更好。”

                  https://jhmt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common/494f77eb-625c-4d.jpg?Expires=4774140064&OSSAccessKeyId=LTAI4Fu9Bk5DzPBym1T6qFHJ&Signature=KRH6PVjf%2F%2BJCAmX3CfT5oKRC0cg%3D

  

  胡志明1995年进入万向,在万向钱潮锻造部先后从事一线操作、电气维修等岗位,现任锻造部电工组长。他始终坚持在维修第一线,积极开展工艺攻关和技术革新工作,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500多万元。

  其主创的“冷挤轴套自动化生产操作法”被评为“杭州市十大职工创新成果奖”和“浙江省先进职业操作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曾被授予浙江杰出职工金锤奖、浙江工匠、杭州工匠、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杭州市首席技师、杭州市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先后带出徒弟多人,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帮助同事尽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岗位技术能手。

  在万向工作多年,胡志明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执着专注”这四个大字。1995年进厂从事操作工半年之后,他自考了电工证书,从此在电气维修岗位上一干就是27年。谈起工匠精神,他表示,要干一行爱一行。这个社会需要工匠精神,也需要像他们这样吃苦耐劳的工匠。匠心不是嘴上说说,而是体现在日常点滴小事。电气维修这个岗位,面临复杂的维修问题,成天穿着布满污渍的工作服,在噪音轰鸣的车间一干就是几个小时,遇到夏日高温,汗水时常将眼睛糊住。只有真心热爱、潜心钻研的人才能吃得了这个苦。

  电气维修需要的是硬本领,胡志明是同事口中的“活字典”,几乎没有修不好的机器。2020年3月,一台进口中频炉主控板出现了问题,正是生产要紧时,厂家过来维修费时费力,疫情期间多有不便,来回必将耽误工作进度。胡志明检查分析之后,认为可以将主控板改为国产的,功能不受影响,也能解决之后的维修问题。他花了三天时间,将主控板改装完毕,快速恢复了生产,为企业省下了十几万元的维修费用,改装过的机器至今还在车间顺利运行。

  这样令人信服的能力背后,是日复一日的钻研和实践。早年条件有限,为了多学习电气知识,他时常骑自行车去杭州的书店买工具书。如今互联网发达,他便通过各种专业视频网站观摩维修教学。中专毕业的他,从最开始手制绘图,到学习CAD软件,后来他又跟新进来的大学生同事学习了更先进的软件。二十多年来,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

  胡志明坦言,“很多时候是工作要求倒逼着你去学习、进步。”自考电焊证书,是因为工作中时常需要电焊。“有了这个证书,自己就能上手,不麻烦别人。”已经身为高级技工的他,还在提升自己的学历。电气维修是他真正热爱的工作,他专注半生,执着追求,只是为了能将它做得更好。

精益求精 石伯妹——

  “做技术,是一个不断遇到挑战、战胜挑战的过程,精益求精就是一种职业习惯。”

                 https://jhmt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common/a600c139-9680-41.jpg?Expires=4774140094&OSSAccessKeyId=LTAI4Fu9Bk5DzPBym1T6qFHJ&Signature=BxxXO9bC2RfLmO56b1LJyTQxCCA%3D

  

  石伯妹2008年进入万向,一直在钱潮技术中心从事汽车底盘零部件设计与分析工作。她设计开发的等速驱动轴防尘罩使万向首度在此方面具有自主研发设计能力,有力地支持了配套产品的开发。她带领队伍对副车架、扭力梁等零部件及总成开展了低碳绿色产品核心技术攻关,完成了百项低碳技术攻关与低碳产品开发,完成了百项企业技术规范,授权了30项专利,获得了8项软件著作权,参与起草了4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团体标准。她也先后被评为杭州市三八红旗手。

  在科研创新的路上,石伯妹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每一天不厌其烦地反复琢磨推敲。“产品开发是一个细致的活,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到,从产品安装空间、使用载荷工况、环境温度到材料、结构、工艺、装配等方方面面。因此,精益求精,是我工作的主基调。”比如在设计防尘罩时,她要考虑许多因素,不断追求更优解——产品的使用环境可能在极寒或高温高湿度之地,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热,必须根据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分析防尘罩的初始安装空间,车辆转弯、跳动时,结构变形之后的空间,避免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充分考虑结构的疲劳寿命、密封性能;满足客户轻量化的要求和公司低成本的要求,进行极限化设计与系列化设计,用最少的材料开发出性能最好的结构;考虑每一个关键尺寸……

  为了一个个细节而反复推敲讨论,为了产品攻关通宵达旦地工作,一睁眼便匆匆忙忙去赶早班飞机,当晚赶回来的路上扒几口饭后马上开始整理方案,查阅大量资料,赶往相关企业、高校走访调研,充分理解客户需求,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所有的努力,都是因为一颗坚定地想把产品做到最优的心。“有句话说,成功是差一点点的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的成功。我觉得做产品设计要严谨,要追求最优解,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石伯妹说。

  

一丝不苟 叶丹萍——

  “每个项目,我都投入全部心力,一丝不苟,只为让设备能高效为生产服务。”

                      https://jhmt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common/6ae12bd1-3534-4a.jpg?Expires=4774140609&OSSAccessKeyId=LTAI4Fu9Bk5DzPBym1T6qFHJ&Signature=2MqHZqvZrH4y5MR14VPCQex4ln0%3D

  

  叶丹萍2005年进入万向,深耕电气领域,目前主要负责电气设计相关工作,是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精通PLC编程、SIEMENS数控系统、 HMI编程等内容。其负责的项目“自制完成智能化重型十字轴钻孔、攻丝与通孔一个流柔性生产系统”获第四届浙江省青工创新创效大赛优秀成果奖。2021年参加杭州市“926工匠日”杯电工职业竞赛获得第五名。获杭州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萧山区“第十八届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

  作为万向节厂唯一的一位女电气工程师,叶丹萍始终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别人对此表示不理解:“你一个女生干嘛这么拼,差不多就行了。”叶丹萍总是笑而不语。她心里清楚,作为电气工程师,设备在哪,拼搏就在哪,无论男女,不能有“差不多”的想法,更不能有“差不多”的做法。“电气不同于其他工作,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需要我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个项目,从设备开发、设计、选型、编程、安装、调试、试运行的整个过程,我都投入全部心力,一丝不苟,只为让设备能高效为生产服务。”

  二十多年来,叶丹萍一直都是这么要求自己。炎夏的车间,她一研究就忘了时间的流逝;设备出故障了,她一遍遍地检查线路,直到设备顺利运行;遇到新的设备或工艺,她比谁都惊喜,忘我地“啃”资料,直到研究透为止……如今,她对自己负责经手的设备如数家珍,哪台设备运作异常,凭着“记忆宫殿”,一下子就能找到症结所在。

  技术创新和自动化设备自制人员最大的心愿和成绩,就是为提升公司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开发出实用高效的专业化设备。在金工一部,钻孔攻丝工艺曾是薄弱环节,前段时间,叶丹萍及其所在队伍自制开发钻孔攻丝组合机床。该设备采用的新工艺要求严苛,叶丹萍设计将整个加工工艺分步分段,调试配比参数,记录加工精度及加工节拍,并持续优化,使设备达到最优加工方案。该项目获第四届浙江省创新创效大赛优秀成果奖。

  “对我来说,认真负责地开发出高效实用的专业化设备,为公司创造显著效益,就是我最高兴的事情。”叶丹萍说。

  

追求卓越 牛杰——

  “实干创新,追求卓越一直是我的执业理念。”

                 https://jhmt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common/09d81443-38fe-4c.jpg?Expires=4774140632&OSSAccessKeyId=LTAI4Fu9Bk5DzPBym1T6qFHJ&Signature=XnSuZBDkjFLKLEyaLyeLbmRPUfg%3D

  

  牛杰博士毕业后,一直在万向节厂技术中心从事万向节基础与传动轴系统工程研发工作,先后主导和参与完成重大科技项目十余个,获浙江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近五年共发表SCI、国际会议等论文4篇,其博士后课题解决了某重型商用车主机厂的重大技术问题,获得该客户“优秀质量奖”,使万向产品占有率从70%提升到95%,并与其形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被授予萧山区劳动模范、杭州市企业专家库专家、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联合体专家、杭州市第十二届十佳“青年科技创新能手”。

  对工作的热爱与痴迷让牛杰有了种奇怪的“职业病”:“在公路上,我会观察每一个擦身而过的卡车底盘,目光快速锁定万向节传动系统,看它曼妙的结构造型、听它独特的振动旋律,脑子里马上浮现这个万向节传动系统的尺寸规格、设计方案、工作状态、服役时长。”牛杰笑着说。因为这个职业病,他做过一件“疯狂”的事,这件事直接导致了中国万向节设计的颠覆性改变。

  有次一辆卡车路过,牛杰听着万向节的声音不对,于是开车一直跟着那辆卡车直到它到郊区卸货。趁着司机卸货的功夫,他为了方便查看,直接躺在车底盘下,被司机误以为是新的“碰瓷”套路。经过牛杰检查,发现这个万向节出现早期磨损松旷,再不更换会有发生断轴事故的风险。

  这个万向节是30年前的国外设计方案,故障率一直很高,却没有企业有能力修改此方案。在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后,牛杰和他的青年队伍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大胆承接该方案修改项目。优化方案不但涉及万向节的全面改进,更涉及传动系统总成的改进,因此要全面掌握主机厂才会关注的系统性匹配技术,不然只能是盲人摸象,无法根本性优化。在接下来整整一个月时间里,牛杰所在的队伍翻遍了传动系统设计和制造原理,进行了上千次迭代优化,哪怕为了百分之一的改善,也都值得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他们用了六个月时间,颠覆了原方案,使产品寿命提高了3倍,并以此为新标准基点,实现了产品寿命的几次跨越式发展,与国际同行水平并驾齐驱,去年获得了国内首台(套)产品认定。今年,牛杰的队伍继续寻求技术创新,优化的产品又以“轻量化高强度高效率”为显著特点,获得了浙江省首台(套)产品工程化攻关立项。

  “实干创新,追求卓越一直是我的执业理念。”牛杰坚定地说。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牛杰以青春之我,彰显了万向新生代的工匠精神,为了万向加速抢占未来工业制高点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万向           新闻中心           产品研发           投资者关系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浙ICP备150227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05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杭州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