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备是一个公司的硬件,也是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保证,而驾驭这些设备,掌握了维修技术的人,无疑是公司的最大财富。在万向节厂装备工程部,就有一支这样的技改队伍,他们熟悉并掌握着公司产品的加工工艺与技术,运用创新思路,深入现场,挖掘设备潜力,通过自研自制对设备进行改造,使产品加工不断向着简洁、高效、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他们之中,有经验丰富,在万向干了30年的老机修工,有掌握了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工程师,有从基层干起,对设备操作得心应手的高级钳工,有计算机软件高级程序员,还有“浙江省职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的获得者……他们是一支全面、精干的队伍,多年来,从产品制造需要出发,务实高效,不断创新,研制了多种专业设备,充分发挥了工艺能力,提升了效率,解放了生产力。
为解决金工二部三销架打孔产能不足的问题,由方国平负责,技改队伍专门设计了三销架打孔专机。经过精心研究,方国平创新性地采用了主轴半卧式结构,将上料抓手和压紧机构合二为一,还用了刚性更好的内冷U钻,相比之前更加方便快捷,刀具寿命也得到了提升。
为配套某国际OEM客户的产品,方国平、张银桥、付梅军等人自制了打孔攻丝专机。针对产品特性,设计了可360度旋转的夹具平台,结构小巧,方便换型。为了想出合适的改造方案,技改队伍进行了多次试验。“在毛坯面上打孔攻丝,容易受毛坯面高低误差的影响。如果按照以前的方法打孔,打出来的倒角会有深有浅。我们经过多次实验,创新地采用了数控负载数据来控制加工,成功解决了倒角深浅不一的问题。通过程序优化,加工节拍提升,一名操作工可以同时管理两台设备的上下料,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均得到提升,产品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方国平介绍。
随着网带炉产能提高,设备需要实现秒级的上料速度,张银桥和付梅军便着手开展渗碳炉1350轴套自动上料项目,将管道输送和机器人相结合,利用斜滑道配合渗碳炉网带缓慢移动的特性,实现了自动上料,还做到了上下料分层,满足网带输送节拍和摆放工艺要求,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提高了产品质量。除此之外,张银桥还为老旧车床更换了新的数控系统,使得老旧设备再次焕发活力。
2021年,万向节厂装备工程部技改队伍完成了1台钻孔机和3台攻丝机的改造,并将其成功交付于石首分公司;自制的钻孔专机,实现了不正火材料的直接加工,让机床结构更加自动化;完成了高速节能十字轴加工专机改造,对冷挤十字轴加工专机5次升级改进。技改队伍的每个人,无怨无悔、默默耕耘,保证了技改项目的稳步实施;同心同向、任劳任怨,凝聚起了推动公司发展的强大合力;一丝不苟、团结一致,一次次为生产保驾护航。
2022年,万向节厂装备工程部技改队伍将会继续信心满满地开展翼轴工艺、一字轴工艺的优化工作,进一步提高设备生产率,为公司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