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经营促发展·一线故事——
质量优先 使命在肩
质量始终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万向节厂以“质量优先”为指导方针,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扎实推进质量管理工作,培养了一支从上至下、由下而上的优秀的质量管理团队,树立了全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夯实了持续的质量改善能力。日前,按照计划,公司组织了“最佳质量管理者”评选活动,俞明灿、董国强、徐来灿、吴成伟4位同志作为公司质量管理队伍中的优秀代表,被一致举荐,获得殊荣。
制造质量“领头雁”——俞明灿
俞明灿于1980年进入万向节厂工作,先后在多个车间担任设备维修、生产调度、设备管理等,现在是金工三部经理,负责十字轴的磨加工生产,是万向节厂老兵、老将。作为车间经理,他带领团队做好质量问题的跟踪、分析、整改,直到消除,形成闭环。在他的监督下,今年1到5月,金工三部轴磨工段重大质量事故为零,部门废品率比年度指标下降25.7%,万元产值废品损失额比年度指标下降12.8%。质量改善项目按计划要求推进,重点质量改善项目取得显著成效。部门在公司“三即三现”专项工作中,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完成率名列前茅,执行率100%。分层审核执行率100%,问题关闭率≥92%,重复发生率≤2%。对于本次被评为“最佳质量管理者”,俞明灿说:“质量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
现场质量管理“急先锋”——徐来灿
徐来灿于1984年进入万向,也是一名老兵,现任质量部经理助理兼检验科科长。他及时分析解决现场问题,保障产品正常流转,是现场质量问题处理、协调的“急先锋”。近几个月来,他重点支持生产物流部总装工段装配工作,从转向十字轴到重型万向节装配,同时兼管了4条装配线的产品质量协调,努力争取保质保量多产出。在4月份的优秀员工评比中,他获得支持一线“勤快人”的荣誉。徐来灿对锻件类和大承产品产线,从标准执行、工装器具管理、防混管理、不合格管理入手,检查督改,有效控制了产品质量潜在风险。更可贵的是,他将本部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总结成经验案例,分享给其他的质量主管人员。徐来灿说:“作为公司质量管理人员,在车间生产过程中,需要做到现场就能分析解决处理问题,而不是带到办公室解决,我要继续保持一贯的质量人员服务一线的原则,以质量优先为宗旨,保障生产正常流转。”
热处理质量稳步提升的“老搭档”
——吴成伟、董国强
吴成伟是在万向节厂成长起来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工程师,自1988年到现在,他一直担任质量部的产品质量金相理化分析工程师一职,主要负责热处理产品质量分析。通过对热处理产品过程质量分析、工艺优化,热处理产品质量稳定性及一次性合格率显著提升,热处理批次不合格率持续下降。对热处理部进行“三即三现”检查,发现问题,指导整改,教授员工,提升了产品质量。对外协外购产品进行质量分析,发现渗碳硬化层偏薄、硬度低的问题,经过评审、指导,使外购件的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他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检测分析,提出产品设计改进意见,使产品更加满足客户要求。吴成伟说:“我要立足岗位,发挥专业能力和质量分析经验,及时、正确分析产品的内在质量,指导热处理部的产品实物质量持续提升。”
董国强于2001年进入万向节厂工作,现在是热处理部技质主管,也是热处理部的现场质量工程师,还是专业金相分析人员,是吴成伟以老带新的热处理内在质量分析的工作搭档。董国强负责的重点质量改善项目WX0082-2、TRS等重型十字轴磕碰伤改善效果明显。通过改变WX0082-2重型十字轴的装筐方式减少磕碰,报废比例下降77%;通过人机工程改善减少磕碰,TRS系列、UW70718PB等重型十字轴报废比例下降60%;通过热处理设备优化减少口部磕伤变形,KMZ-3-LK、UW35106P等口部薄壁轴套报废比例下降95%。
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万向节厂积极迎接挑战,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开源节流,狠抓管理,精益求精,提升质量,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引导市场,做到了生产、质量两不误。全体员工将以“最佳质量管理者”为榜样,继续严抓质量,以优质产品为客户贡献价值,以实际行动践行“质量立国”的使命。
(王永涛)